德孝中华周刊2020德孝中华志愿者举行纪念唐山抗震44周年活动-德孝联盟-德孝中华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孝联盟 >> 内容

德孝中华周刊2020德孝中华志愿者举行纪念唐山抗震44周年活动

时间:2020/7/26 19:10:03 点击:

  核心提示: 《德孝中华周刊》 河北唐山讯(刘春侠)2020年7月26日,《德孝中华周刊》唐山工作组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举行了纪念“传递唐山精神,凝聚爱心力量”唐山抗震44周年活动。《德孝中华周刊》全国外联组副...

 德孝中华周刊 河北唐山讯 刘春侠2020年7月26日,《德孝中华周刊》唐山工作组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举行了纪念“传递唐山精神,凝聚爱心力量”唐山抗震44周年活动。《德孝中华周刊》全国外联组副主任、唐山负责人唐远亮,《德孝中华周刊》路北爱心工作组负责人李爱国,《德孝中华周刊》路南爱心工作组负责人弭硕,《德孝中华周刊》丰润爱心工作组负责人焦晓东,《德孝中华周刊》曹妃甸爱心小院负责人张丽及 公益记者、小记者、志愿者总计4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上午900点聚集现场

  在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前,志愿者们举行了默哀、献花祭奠活动,以纪念在1976年大地震中罹难的24万同胞献花结束后,志愿者们又把散落地震墙前的落叶和花瓣捡拾干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了《德孝中华周刊》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

  祭奠活动后,志愿者们一起参观了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大家随着博物馆讲解员详细地了解了唐山大地震的实况及唐山市地震前后的巨大变化。博物馆内图文并茂、声光结合的表现形式,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观了唐山地震博物馆

唐山大地震机场调度员李升堂

  参观中,大家有幸遇到了唐山大地震机场调度员、85岁的李升堂老人。面对《德孝中华周刊》志愿者团队,他讲述了在大地震后特殊的情况下,情况紧急、通讯中断,他顶着巨大的压力,超越常规操作,人工指挥飞机运输救灾物资及伤员的经历。老人高超的技术及敢于担当的精神使聆听者无不动容。

李升堂老人接受采访

 《德孝中华周刊》公益记者对李升堂老人进行了专门采访。老人讲述了那个非常时期的非常工作,他对领导们的当机立断表示感谢、对当时自己能为唐山抗震救灾出力感到欣慰。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亲身的经历讲给大家,告诉大家有党有国家有团结一心的人民,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德孝中华周刊》曹妃甸爱心小院合影留念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唐山大地震已过去了44年。《德孝中华周刊》工作组组织纪念活动,缅怀罹难同胞、传递唐山精神、凝聚爱心力量,旨在号召大家把唐山抗震精神传承下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以更新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为把唐山市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全体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得到曹妃甸唐朝购物广场、唐山欣晟德商贸有限公司及公益记者梁志杰、田昕宇的大力支持,他们出资为活动准备了200束菊花和矿泉水欢迎大家加入德孝中华公益记者、小记者、志愿者。(责编/唐远亮)

作者:刘春侠 来源:德孝中华周刊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