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应来
黄石市太子镇有一个小村叫张程,百度一下,并没有查到我理想中的大神级人物。但,仅仅这临水而居,就让人心生欢喜。一切烦恼在水的面前都是零了。坚硬的影子再也坚硬不起来,似乎这里的湖水就是一块天然的绸缎,每一个凡人到了此处都会把一切放下,整个人心都是软的。
村子不太大,辖区面积1.2平方千米,80余户,300余人,拥有耕地面积300余亩,山林履盖面积60余亩,湖泊面积200余亩。整个小村干净整洁,路旁总会遇见叫不出名字的花朵在夹道欢迎我这个陌生人。山坡上也有,甚至每家每户的庭院前后都有好看的花朵在盛放,就像满堂儿女。让人见了,总是不免驻足片刻。即使走过去了,也会频频回眸。这样的情景总会给人以恬淡和舒适。心,都放慢了脚步。那时那刻,我多想停下来走进院子,租一间屋子住下来。每天清晨,只需走进它们,并轻轻地唤花孩子们一声小红,小黄,小白......就够我一天幸福了。
这里的绿化相当给力,不仅家家有花,还基本户户有树。放眼望去,满眼的绿都在发光。呼吸一口,空气都是甜的。
还有白茶林,以及黄金茶林。每一片,都是张程这个小村的瑰宝。白茶和黄金茶都是这里的村民收入的一部分,而且,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据村主任柯贝贝介绍:白茶不需要杀青或揉捻的复杂过程,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这里的村民告诉我: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环境,不可将白茶置于高温、强光、有异味的环境之下,最好能够保证存茶环境可适当通风,干燥、常温、无异味。
黄金茶,原名香茶。相传,东晋升平年间,道教学者、医药学家、炼丹家、《神仙论》作者葛洪隐居三清山修道炼丹时不仅在“丹药”中放用此茶,而且经常饮用此茶。据说唐末黄巢起义军当年转战江浙江西部和江西赣东北边境的三清山时,遇高温酷暑闭痧腹泻,有乡民献此秘茶喝而治愈,义军便以黄金换之,由此而得名黄金茶。
又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下江南,途经三清山时中暑严重,随行御医设法医治难以奏效,听说黄金茶有特效,急忙四处寻求此茶。山农有茶都留自家备用,不肯出售,御医以为黄金茶金贵,非以黄金交换而不可得,便用黄金换得此茶。乾隆皇帝饮用后当即见效,听说是用黄金换得,脱口而出:“真得是黄金茶啊”!从此以后,黄金茶就更加叫出名了。
当然,无论白茶还是黄金茶,都是江西三清山的魂。后因多种渊源被引进这里。从此,这里就又有了魂魄。
在张程,最惹眼的还是要数漫山遍野的雪里红柑橘了。它们那满脸的醉意,就像无数个小月亮笑出了声。不用吃,只需一看心里就甜甜的。那时,我心里淘气的小手真想伸出去摘下一个两个三个的,慢慢品。品它,就如同品到了张程的味道。
行走在张程的青山绿水中,扑面而来的不只是满目的秀色,还有浓烈的古韵。那清晨的阳光丝丝缕缕如同细雨般滴落在眼前这好似梦幻的房子上,洒遍每一个被年代尘封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新气味,手指轻轻抚摸着微凉的岩石格外美妙,门被推开的吱嘎声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
繁华不过如此,清淡也不过如此。如果有可能,我多想在此停下来,忘却人间繁杂,给自己一个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