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泳霖
这些年我辗转去过全国多座城市,很多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我始终觉得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应该就是一座满城书香飘溢的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于是乎全国各大城市悄然兴起了一些公共阅读的空间,稍微留心观察就能轻易地在各大城市看到一些沿街的书房。这些书房窗明几净,内设整洁雅致。移步书房内就可以看到满架的书籍,人们可以找上一本喜欢的书籍坐下来细细品读。陈设精美的书房环境和认真阅读的人们往往能将一座城市最美的画卷展现出来,对于我这个匆匆过客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种人文气息浓郁的景象。
尤其是我在看到寸土寸金的一线繁华城市中心,也设置了一些城市书房的时候,还是让我惊叹不已。政府肯耗费巨大的商业利益来换取一座城市的温馨是十分了不起的,这也说明当地政府认真践行总书记的全民阅读倡议,这是当地市民的幸运,也是一座城市闪烁智慧光芒的根源。
如果把整个发展中的城市比喻做一艘夜航奋进的船,那么城市书房就是这艘船的夜航灯。智慧的火焰照亮着前方浩瀚海洋的未知前途,让一座城在夜航中不会迷茫……
尽管一线城市的繁华很容易让人们的脚步变得匆忙,但城市书房的存在印证着人们并没有忘记精神需求的本源。城市书房是能够给匆忙的脚步提供一处栖息之所,是能够让我们去丰盈逐渐被物质左右的灵魂。
现如今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不可替代的产品之一。尽管如此,但在人满为患的城市书房里还是让我还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还是有很多人希望能在纸质的书页中寻找生活的沉淀,还是有很多人希望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停靠的心灵栖息地……
周末的时候,我经常会带着读小学的女儿去城市书房。我羡慕她这个年纪可以轻而易举地享受到社会给予我们的读书便利,她无法想象父辈在孩提时代读一本书的困境,也不会深刻理解城市书房的弥足珍贵。有时候我发现即便是这样阅读便利的时代,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好好去珍惜这个机会。我想实现全民阅读需要的是时间、认知和观念的转变。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城市书房来提升阅读的兴趣。
当下只要你愿意阅读,这个城市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表现。在一些城市书房也被称为爱心书房,那里不光提供书籍和阅读场所,还给人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书房里往往会配置充电宝、轮椅、婴儿车、针线包等物品,读者可以自由免费使用,在很多时候这彰显了“服务读者”的价值观念……
在炎热的夏季,推开城市书房的玻璃门就能感受扑面而来的清凉。寻上一本心仪的书籍,坐在窗边静静阅读,累了还可以看大街上的车水马龙,思考我们应该追逐的东西,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行为。因此我们决不能轻易地离开书籍,抛弃阅读的习惯,因为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智慧,生存的意义。
城市奋进的夜航灯亮在城市书房的落地窗内,驱散着街上的喧嚣,认真阅读的人们尽享着书海泛舟的静谧;城市奋进的夜航灯亮在阅读人的心间,温暖着阅读的人们,照亮着他们求索的渴望路程。
书韵缱绻,岁月生香。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城市书房中,我期待着在更多的城市中亮起这样的航灯,当点点灯火连成一片,就会彻底照亮每一段前进的路程,就会帮助人们走向更为辽阔的精神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