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德孝童星-德孝中华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孝童星 >> 内容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时间:2016/7/5 9:47:34 点击:

  核心提示:  陈曦(化名)是贵州省印江县实验学校的学生。这个10岁的小姑娘最近因为学习跟不上而闷闷不乐。趁着周三下午学校少年宫活动的时间,她来到了“雨过天晴室”。在这个专门帮助孩子们调整心理状态的地方,老师周旭...

 陈曦(化名)是贵州省印江县实验学校的学生。这个10岁的小姑娘最近因为学习跟不上而闷闷不乐。趁着周三下午学校少年宫活动的时间,她来到了“雨过天晴室”。在这个专门帮助孩子们调整心理状态的地方,老师周旭飞告诉记者,小陈曦的父母都在广东务工,她从7岁开始就一个人生活,学习跟不上,心理压力很大。周旭飞一边给陈曦做心理辅导,一边记下孩子学习中的困难,以便与班主任沟通制订相应的辅导计划。

  像陈曦这样到少年宫寻求心理帮助的孩子在贵州农村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乡村少年宫正在成为乡村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最爱去的地方。少年宫普遍设置了舞蹈、棋艺、科技、心理等活动室,开展德育类、艺术类、科技制作类等活动。黔东南州黎平县乡村学校少年宫把经典诵读纳入活动日程,重点选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遵义市红花岗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了器乐、书画、航模等28个活动项目。

  针对贵州少数民族聚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特点,少年宫还积极开展特色活动。黔南州福泉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打陀螺、踢毽子、跳竹竿舞等9个传统体育项目。贵定县新铺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成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衫龙”文化传承表演队。三都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水族马尾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学习。通过开展这些特色活动,让农村孩子在传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同时有了一技之长。

  让更多的乡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找到快乐正是贵州建设乡村少年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项工作以农村寄宿制学校为重点,以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为目标,每年都被列入“贵州省十大民生实事”。省文明委将其作为评选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建立了“文明办、教育、财政共同推进,项目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2011年至2015年中央和贵州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经费近2.37亿元,支持全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826所。现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已经成为贵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响亮的品牌。

  印江县木黄镇民族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全体孩子的来信,代表了贵州广大农村孩子的心声:“有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我们的梦想能在这里放飞,我们的才艺能在这里展示,我们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学到很多东西,我们这些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柳路)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