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安平农民走“后门”捐款偿了心愿-德孝女婿-德孝中华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孝女婿 >> 内容

衡水安平农民走“后门”捐款偿了心愿

时间:2016/7/3 22:35:41 点击:

  核心提示:衡水市安平县前不久发生了一则走后门的故事:70多岁的农民安树坡在先后两次要求给安平中学捐款一万元都没能落实后,第三次通过走后门终于偿了心愿。在走后门这个词组逐渐淡出人们言谈的今天,安平县前不久发生了一...

衡水市安平县前不久发生了一则走“后门”的故事:70多岁的农民安树坡在先后两次要求给安平中学捐款一万元都没能落实后,第三次通过走“后门”终于偿了心愿。
        在“走后门”这个词组逐渐淡出人们言谈的今天,安平县前不久发生了一则走“后门”的故事:70多岁的农民安树坡在先后两次要求给安平中学捐款一万元都没能落实后,第三次通过走“后门”终于偿了心愿。
        事情得从安树坡的孙子安伟康说起。出生于安平县堤涡村的安伟康,10多年前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河南省郑州的私立小学求学,由于天性好动,打架斗殴,屡违校规,先后被几所小学劝“转”。消息传至老家,爷爷安树坡考虑到儿子、儿媳整天忙于生计,恐怕对孩子缺失调教,才使孙子厌学好斗,屡被挪“窝”。无奈,全家人想方设法为小伟康联系,转到了衡水某学校就读。初中前两年,安树坡常坐公交车到衡水看望孙子,带去衣物食品,祈愿成才。谁知事与愿违,每每听到的都是“不学习,太调皮,真叫人头疼”的话语,伟康勉强读完了初中学业。2012年暑假过后,安树坡把伟康送到安平中学学习。他对着班主任张彦楼老师磕头,说:“求你给好好管管,这孩子可是捣蛋,淘出花儿来的‘刺儿头’,要是再弄不住,他可是没救了……”打那以后,安树坡慢慢注意到孙子身上渐渐有了变化:原来刻不离手的手机放在家里不用了;放假在家时,主动帮着干家务活儿;也知道给外地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了……他对老伴儿说:“可不能小看咱孙子的这点起色,不知道老师们要费多大的心血呢。”
        去年冬天,安伟康有一段时间鼻子总是滴血,班主任、课任老师轮着给他煎中药,还把药液存放在冰箱里,伟康就这样连续饮服了一个多月的药。农历腊月十六那天,安树坡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