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德孝人物    

德孝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见证中国制药行业历史时刻

时间:2019/1/24 23:17:57

  核心提示: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德孝中华周刊》浙江讯(周晔洪旭朝)《德孝浙商》本期聚焦著名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先生。他让一个有90余年的老字号如雄鹰一般蜕变,获得重生。他倾力打造的21金维他...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德孝中华周刊》浙江讯(周晔 洪旭朝《德孝浙商》本期聚焦著名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先生。他让一个有90余年的老字号如雄鹰一般蜕变,获得重生。他倾力打造的21金维他,让中国消费者家喻户晓,也让健康理念植根华夏大地。

《德孝浙商》是《德孝中华周刊》近期推出的全新栏目,旨在展现德孝浙商形象、讲述德孝浙商故事、传播德孝浙商声音。本期聚焦著名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先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的风浪波诡云谲。竺福江和民生医药也亲历其中,见证了中国制药行业的无数个历史时刻。

德孝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见证中国制药行业历史时刻

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竺福江

竺福江,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 兼任“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等多家社会组织副会长,获得“中国医药杰出企业家、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中国保健品行业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浙江省跨世纪十大杰出改革家、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浙江省创业企业家、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党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滨江)授予的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改革开放四十年杰出浙商”等荣誉;他让一个有90余年的老字号如雄鹰一般蜕变,获得重生。他倾力打造的21金维他,让中国消费者家喻户晓,也让健康理念植根华夏大地。

德孝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见证中国制药行业历史时刻

浙商发展研究院王永昌院长(右)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颁发证书

1975年,竺福江19岁,初出茅庐的少年。那一年,经过一轮轮严苛的考试,他成为民生药厂的一线工人,最苦最累的活他抢着干。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主轴向经济成长转移,本打算参加高考的竺福江在厂领导的劝说下留在了民生药厂。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之后他的命运会和民生药厂,和中国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的风浪波诡云谲。在这轮社会变革开始的1978年,人们所能告诉自己的是,必须从贫瘠中逃离出来,从金钱的意义上改变自己的命运。竺福江和民生医药也亲历其中,见证了中国制药行业的无数个历史时刻。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40年来,貌似毫无路线预设的中国改革,实则一直有一种强大的内在逻辑。观念的突破一直是改革最主要的动力,哪里率先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哪里就将迅速崛起。

    2000年,杭州市政府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对民生药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竺福江成为新成立的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裁。

    很快,改制后的民生药业迁入杭州高新区(滨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蜕变为一家活力四射的全新民企,走向更宽广的国际舞台,成就百年企业的梦想。

德孝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见证中国制药行业历史时刻

改制激发新活力

       今年,民生这家制药企业已经92岁高龄了。竺福江在这里奋斗了42年,一辈子只做了一件“民生”事。

      说到改革开放,竺福江深有感触:“改革开放,给民生这样的老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生命,让老树开新花。”

      2000年,企业改制在民生烙印下深刻印记。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掀起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这一年的上半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选定了本市38家企业作为改制的试点单位,民生药业被列为试点单位之一。

       2000年,公司经过整体改制,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由国有企业转变为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企业。紧接着还进行了用工、分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虽然企业体制进行了根本改变,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员工的思想观念、习惯势力、行为方式却一时难以改变,民生药业仍然存在着许多老国有企业的通病:工作效率不高,创新意识淡薄、员工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

       竺福江意识到,员工传统、僵化的思想观念如果不经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和洗礼,企业就会缺乏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2001年8月,竺福江首次在集团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上,提出了“改变我们自己”的创新理念。不久,又分别在公司预算大会,党员、班组长骨干、员工代表、分工会主席等培训班上,多次作了“改变我们自己”的创新理念报告。竺福江明确告诉员工:“人不变,脑袋要变;脑袋不变,只有变人”;“如果现在你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改进提高的话,说明你离淘汰已不远了”。

       在改变的具体内容上,公司要求员工首先是观念要变,要增强市场意识和不断竞争的意识;其次是方法要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不断改进、创新;再次是机制要变,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要体现“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岗位能进能出”,真正做到“用人用工社会化,收入分配市场化”。

       在公司提出“改变我们自己”创新理念的同一时期,全球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杭州各大书店热销,该书所倡导的,正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形势以变应变,适应变化的理念。于是,竺福江买来这本书,并在书本的扉页上签上“改变我们自己”六个字和自己的名字,送给每一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学习。之后,100多名管理人员都写了心得体会。

     “改变我们自己”理念的提出是企业的一次“思想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员工的观念创新和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2002年,公司实现利润达到6327.75万元,是改制前1999年的5倍多。也是在这一年,民生在高新区(滨江)扎根,写下了创新的故事。

德孝浙商:杭州民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竺福江--见证中国制药行业历史时刻

滨江速度,民生速度

       熟悉竺福江的人都知道,只要不出差,每天早晨七点半,他必定会准时出现在位于高新区(滨江)的集团总部。而这,只是他奋进人生的一个微焦镜头。

       2002年,杭州高新区与滨江区两合并,开启全新征程,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民生医药,成为最早一批在高新区(滨江)打拼的公司,他将滨江形容为创新创业的福地。

       回忆起这些年滨江的发展,竺福江感叹:“滨江速度就是中国速度。”亲历其中,他熟悉高新区(滨江)的每一次跨越。

       他还记得,民生刚刚搬到滨江,周围是荒芜的空地。这一阶段,滨江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引进了一些优秀的企业,在经济上建立了基础。“第二阶段我认为是腾笼换鸟,滨江非常注重高新技术,设置了很多入园的门槛,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了。华为、赛诺菲等等企业,都是这个时候引进的。第三阶段是转型升级。”

       在这过程中,民生医药也与高新区(滨江)一道,在创新之路上持续奔跑——迁入滨江的最初几年,民生的上缴税收一直排在前三位。

       跨入钱塘江时代的民生医药提出了“跳跃式发展战略”,公司的目标是努力把民生办成中国医药行业最优秀的企业之一,把“21金维他”发展成全国同类产品中最优秀的品牌之一。

       品牌战略,是改革开放带给民生医药的另一个转变。

     “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产品好与不好,要让市场认可,要让消费者认可。”竺福江说。

       2002年8月,21金维他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借助央视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把21金维他介绍给每个中国人,品牌宣传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这一年,21金维他的销售额首次超过1亿元。

       经过连续几年的大规模宣传,再加上营销手段的独特与创新,到2004年,21金维他的销售额已近8亿元,创下了国内维生素类产品销售的奇迹,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和“中国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等荣誉,以及“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为了把21金维他这个品牌完完整整地保护下来,竺福江和他的团队走过了整整12年时间的维权之路。无数次的波折和艰辛的经历,现在提起来,竺福江依旧难以忘怀。  

        2006年,在跳跃式发展战略基本完成后,公司决定在2007年至2010年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这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公司将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新的发展领域放在重中之重来抓,公司的战略重点也开始由品牌战略逐步向产品战略转化。

       打造百年企业是每个企业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到现在,竺福江的职业生涯还有三个梦想。一是在创新药上实现“零”的突破,获得一类新药批文;二是制剂实现国际化;三是带领公司上市,让这家老字号药企焕发新生。

       这一目标正离民生越来越近。如今,民生医药正以健康、稳健的发展态势迈向百年企业——在原料药多年出口的基础上,2011年民生第一个处方药通过美国FDA认证,2013年在美国成功销售,2017年高端制剂出口美国,同年获得一类新药临床批文,目前已进入临床阶段。

       事实上,早在2007年,民生便投资2.6亿元,在高新区(滨江)新建民生滨江制药公司,这是一家符合中国GMP和美国cGMP标准的现代化固体制剂工厂,同步开发与生产多个达到美国标准的仿制药品种。

       在高新区(滨江)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竺福江期待着新的突破。“民生医药和滨江最契合的地方是创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要创新发展。”

       他说,未来在民生滨江总部,将会打造一个“民生高科园区”,引进优质的生命健康产业企业,努力成为滨江转型升级的又一个典范。“滨江的发展,重在创新和孵化,将来,高端的健康服务、医疗器械、精密仪器、诊断机构,会是民生高科引进企业的大方向。”

 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历史的临界点上,回望来途,竺福江百感交集,慨当以慷。瞭望未来,日月之行,幸甚至哉。

作者:周晔 洪旭朝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德孝中华周刊》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